一是育竹成林,延伸产业链。依托52万亩竹林资源,大力发展竹筷、竹签、竹艺品等多元业态,推动产品向高端化、国际化迈进;创新开发世博竹书签、食品级竹刀叉、镂空斋月灯笼等30余款定制产品,远销欧美、中东及北非市场。截至2025年9月,年全县竹产业年产值达8.998亿元,培育竹相关企业67家,其中单款斋月灯笼年销量超15万件,实现从资源到产业的增值蜕变。二是变废为宝,打通循环链。针对竹加工中近40%的竹废料,创新采用炭化技术将竹屑转化为高附加值竹炭;通过建立标准化处理流程,每日可消化20余吨竹废料,产出3吨优质竹炭,广泛应用于燃料、净化和土壤改良领域,企业通过出售竹废料每吨可获收益300元,同时节省处理费50元/吨。三是联企增效,优化能源链。创新构建企业间能源循环利用体系,将竹炭生产过程中的可燃废气和余热转化为共享资源;通过铺设输气管道,将炭化车间产生的热流输送至相邻企业用于竹签烘干,替代传统锅炉,使下游企业日减少10吨竹子消耗,年节约成本约100万元,同时全县每年减少碳排放9.4万吨,开创了“一根竹竿吃干榨尽”的绿色循环新模式。
铜鼓县“三链融合”激活竹业增值新动能
附件:
关联稿件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




